今年,大家對于這個相對較“新”的推廣工具逐漸重視,而超級推薦由于在資源位與整體的競價模式與其他兩項的區別也帶來了更好的ppc和流量的廣度。
超級推薦的底層邏輯就是把寶貝推薦給需要的人,也就是“主動的”流量,簡單的說,也就是系統會根據大數據測算出買家的需求,根據買家的需求去推薦給你類似的寶貝,這個就牽扯到一個比價比同行的問題了,直通車是直接大量的同類對比,而推薦流量就不會。并且超級推薦據官方說是信息流,會自己給自己精準流量,也就是說超推剛開始可能數據反饋較差,隨之時間的累計,數據的累計,系統會把更多精準的流量投放給適合的買家。
01超級推薦的計劃類型
其實相對來說進行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之后對于我自己來說可能是前期的啟動和計劃的搭建選擇比較困難,在計劃跑了一段時間之后的調整相對來說可能會更容易一些,其實在前期的時候我剛接觸超級推薦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搭建什么類型的計劃。
超級推薦的計劃搭建和直通車鉆展有一定區別的,超級推薦有不同的計劃營銷場景。一般來說,活動計劃給的人群包都是比較高質量的。如果有官方的大促,我一般會新建一個活動計劃,有一些之前跑的平穩了的老計劃轉換成活動計劃的話可能會對計劃本身的數據造成一些影響,雖然說超級推薦的計劃權重是建立在商品之上的但是也可以注意到其實電腦的學習調整有時候會比操作上的手動調整更加重要,所以可以去新建一個活動的計劃沒有必要冒風險去轉換計劃類型正好也滿足看活動期間的引流需求,圖上的三個計劃來講新品計劃是有一定的限制的需要在新品的周期之內,雖然新品推廣的規定比較嚴格但是相對來說系統給出的人群包和該計劃的人群質量都是比較不錯的,如果需要推廣的商品還處于新品周期內一般就直接放到新品計劃了。
相對來說在爆款拉新和自定義計劃來說他們的相差性還是比較大的,一般情況下來說前期如果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建立爆款拉新計劃和自定義計劃進行對比測試,根據實際的效果判斷去留存和優化那個計劃,當然在前期來說是很容易出現沒有成交的情況,我一般情況下在前期主要投產和和轉化很少的情況下是沒有參考性的,在前期需要盡快了解數據的話需要計算的數據維度我一般是依據以加購為中心的一系列數據進行對比然后得出整體的計劃是否需要保留與優化的決定。
02超級推薦的數據選擇維度
最核心的數據維度當然是加購率和加購成本,這兩項數據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個計劃之后的潛力與可優化的空間,這兩項也是我的主要判斷依據,點擊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點擊單價的好壞結合超級推薦這款工具低價流量的定位點擊率的好壞也是很重要的影響指標但是相對來說點擊率也有很大的可控因素所以處于第二需要考慮的梯隊,之后根據賬戶情況和自己的布局如果店鋪對于超級推薦的主要需求就是拉新那么需要對比一下各項計劃的拉新消耗和拉新成本。
03超級推薦的預算及出價
之前剛剛接觸超級推薦的時候,對于超級推薦的前期花費模式和花費的分配有過一定的考慮,究竟是剛剛接手時搭建花費比較多的計劃比較好還是平均一下整體的花費多建幾個計劃比較好一些,經過測試來說其實一般情況下是多建計劃平均預算進行測試會好很多。
在搭建之后主要的問題就集中在了出價的控制上了,這個也是在開始時很讓人頭疼,各個類目和行業沒有一個統一化之的標準,當我們的產品基礎,權重都比較差時,可以通過提升出價的方法,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度,因為超級推薦是競價工具,當產品拿不到流量時,可以在手淘首頁猜你喜歡提高溢價比例,日限額最好是在200-300,前期不適合投入太多,當系統沒有分發好適合產品的人群時,投入的越多,往往數據越差,當預算燒完時,穩定幾天之后就可以降低溢價,降價到原來合理的范圍在開始重新頭加大投放。
然后在人群的選擇之上其實也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一般我再新建計劃時人群的選擇都會稍微多一些,如智能人群,拉新人群,重定向人群,達摩盤等多種人群篩選,讓系統有足夠的時間來挑選匹配的消費者,有關興趣的流量,可以多選擇定向人群,不過選擇的人群一定是精準人群,這些人群的數據不好,系統會判定是產品的問題,不適合這類型的人群,在接下來的引流當中也不會給這部分人群推薦產品。
對于我來說整體的難點可能更集中在前期的計劃搭建和選擇上所以以上的都是圍繞著前期計劃的建立與出價人群的選擇之上。
04相關數據
這是不同計劃類型在數據累計上的一些差異,大部分的計劃都是重復的店鋪內銷量靠前的寶貝,可以看到不同計劃類型在數據累計上的一些差異,爆款拉新的投產以及轉化情況性對來說是最好的,自定義計劃根據不同需求傾向有著不近似相同的表現,所以在計劃的搭建上傾向會以爆款拉新為主
同類目的另外一家店鋪可以看到在相同類型的商品計劃的變現數據會有很大的不同這個店鋪是以自定義的計劃為主向外擴展的所以在建立計劃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多的嘗試計劃類型與計劃的傾向進行測試。
05小結
1. 超級推薦的計劃搭建最好多計劃投放少預算進行測試
2. 數據選擇的維度建議以收藏加購率和收藏加購成本為主,其他的數據維度(點擊率,拉新消耗,拉新成本)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幫助我們了解計劃的情況
3. 預算的控制前期最好低一些,如果花不出去錢可以先找資源位溢價的方式彌補,不要花不出去錢就猛提出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