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京東代運營-京卓越服務商、理事會單位、平臺認證
更新時間:2020-07-07 14:44 來源:京東代運營 文章標簽:京東代運營哈爾濱京東代運營
京東代運營是服務商的別稱。京東代運營商就是電子商務行業提供服務的企業的總稱,如果你在京東平臺開個店鋪,但你不想自己建團隊,外包出去,你和他們分享銷售成果,這就是京東代運營的過程。
伴隨著電商行業的發展京東電商平臺的日益壯大,京東代運營行業的發展也是空前的,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大大小小的網店淘寶京東代運營公司多達上萬家,電商行業里不僅有混進了大量不靠譜的京東代運營,近幾年還有假冒京東代運營詐騙現象。
京東代運營公司真假難辨,如何選擇專業負責靠譜的京東代運營公司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漸漸的,廣大的京東賣家對于京東代運營下了“10個網店代運營9個騙子”定論。
難道真的沒有好的京東代運營公司嗎? 答案是:肯定是有的!
伴隨著電商的發展,對實體零售經濟的沖擊,很多個人賣家和生產企業紛紛加入了電商大軍,但是對于店鋪的操作和運營卻了解甚少,觸電后茫然不知所措,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去做。但是電商一直很火,也有一部分人確實從中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有點資源有點想法都開網店了。然而并不是每個人有能力去運營好網店,請京東代運營就是順其自然的事了。但是大部分商家遇到的都是所謂的“皮包公司”,京東代運營行業“10個網店代運營9個騙子”的標簽便從此揮之不去。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標簽呢,主要還是因為大部分商家對于京東代運營這個行業并沒有太多的了解。
京東代運營本不算一個產業,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十年,莫名其妙成了一個行業,承擔了培訓、教育傳統產業轉型電子商務的一個替代產品。作為服務外包的形式,軟件業和計算機行業早就出現,電子商務網店代運營快速崛起,完成了一個時代的特殊使命。
京東代運營在中國已經有了至少10年左右的歷史,嚴格說,最早的網店代運營商跟隨淘寶誕生而來。2004年淘寶誕生以后,主要是個人賣家和個人買家,逐步出現了一些公司型的賣家,這也是后來淘寶商城(天貓)京東出現的原因。
一些個人賣家需要更好的銷售自己的商品,最早的需求是圖片處理,于是就會去找設計專業的人來幫忙,這實際上就是“網店代運營”。只不過,這不是以公司化運作的方式出現。
京東早期頁面的設計和技術開發,也有一個部分的工作需要外包團隊來完成。這衍生了中國第一批的電子商務網店代運營商,比如青島易亞。跟隨淘寶網進駐的企業品牌而獲得快速發展,青島易亞線在2008年已經成為中國當時最大的電子商務網店代運營商之一。
2009年,是中國京東代運營真正的發祥年,目前活躍在京東代運營行業一線的服務商大部分在這一年成立。主要原因是,2009年正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分水嶺,承前啟后的一年。2004年到2009年,電商平臺完成了從個人店鋪到企業店鋪的早期過渡,也基本完成了對中國傳統企業賣家的電子商務教育,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網店代運營鼻祖是淘寶,包括網店代運營公司的很多創始人都脫胎于淘寶,網店代運營公司的經營模式也基本效仿淘寶,網店代運營公司中的一部分也成為淘寶網的拍檔企業。寶尊是阿里系企業也正是最好的證明。2009年到2015年,正是傳統品牌轉型電商瘋狂的5年。所以,2009年,正是行業的分水嶺。
京東代運營從一開始就是糾結的。這是一個典型的“保姆”行業。但因為行業發展的不成熟,這些網店代運營商又被賦予了“養父”的職責,所以,很多傳統企業和網店代運營企業之間,常常以“一錘子買賣”收尾。
原因是因為產業生態決定的。網店代運營的商業模式是宿命。
京東代運營公司和廠家之間是一種服務關系,同時也是一種委托銷售關系,所以他們之間的合同總是很尷尬,到底是服務還是委托,只有上法院才能有區別,平常是不那么被關注的,現在通常情況是,網店代運營商要求是服務合同,而廠家要求是委托銷售合同。
這正是糾結的根源。服務是什么,是我只給你提供運營服務,我不對銷售結果負責。委托是什么,委托是我把銷售結果委托給你去完成。這是一個悖論。因為網店代運營商根本上沒有辦法對廠家的銷售結果負責,而廠家也沒有辦法只甘心網店代運營商提供簡單的服務。所以,大部分廠家在考察網店代運營商的時候會問一個問題,你們能給我們保證完成多少銷售額,這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幼稚問題。如同說,你問你的保姆,你能保證通過你的保姆工作,讓我的兒子上哈佛商學院或者成為中科院院士嗎?成熟的網店代運營商一般不會承諾銷售保底,產品的基因在廠家,品牌的基因在廠家,平臺的資源在淘寶和京東,網店代運營手上就一些人,這些人比廠家自己招聘成熟一些。這樣的背景下,網店代運營要能承諾銷售額,只有靠忽悠。
京東代運營和廠家之間,和諧的只有一種情形,銷售額讓雙方都滿意。這種情況,大部分存在于網店代運營商和大的品牌之間,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的合作,合作持續的可能性比較大。
但是,如果年銷額超過1億,品牌商(或廠家)會考慮收回網店代運營改自建運營團隊。所以,網店代運營和廠家之間的關系很微妙。銷售做大了,廠家回撤。銷售做小了,廠家會撤退。本質上,這就是一個不長久的合作。
在網上也有很多關于京東代運營的帖子、文章,,都是吐槽網店代運營坑爹的話題!
什么仇什么怨?這么多電商人告誡小白不要找網店代運營,是為什么呢?
現在網店代運營行業普遍存在的幾種網店代運營合作模式:
1一次性收取巨額的服務費,保證銷售額
一些京東代運營喜歡打包票來取悅老板,而老板很吃這一套。但是負責任的網店代運營公司往往是做不到的,但是騙子公司說大話不眨眼,你想要100萬銷量,我給你200萬保證!不過,先給個30萬塊服務費,做不到就賠你10萬。這些人基本上收了20萬就不做事了。
2是收取盈利后的銷售提成,不收服務費。這種模式看起來好像挺靠譜,但是這種收費模式在龐大的網店代運營隊伍占少數。據派友爆料,這部分人不收商家的服務費,可能是另有所圖:他們希望商家投入大量的直通車廣告費用,然后他們積累運營經驗。
3也有一些單項收費的京東代運營,比如給商家做自然搜索,按照流量增量收費,但卻是刷出來的,沒有轉化就把原因歸結為產品不行,寶貝詳情頁也不夠好。
4還有一些網店代運營服務商,說自己的運營總監是阿里原某某部門的高管,擁有各種渠道的資源云云,阿里是什么樣的企業,如果有能力的人才會在乎幾百萬的年薪嗎,這是個人才的社會,除非只有嘴皮子上的功夫,你懂得。
5:服務費加提點
這種模式目前是市場主流模式,也是商家比較認可的方式。運營公司給商家配備團隊,團隊成本運營公司和商家共同承擔。店鋪產生業績,大家也一同分取利潤。這是一種合理的合作方式,普遍被眾多商家接受。
總結而言:優秀的電商網店代運營的公司有很多,但是那些完全公開的、無門檻的、確保賺錢的,都是有問題的。
他們給你畫大餅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鼓勵你,而是為了打開你的錢袋子!
2015年,一家叫寶尊的公司上市,讓電商網店代運營成為關注的焦點。寶尊為何能上市呢。根本是因為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足夠大,大量企業需要轉型做電商。
作為網店代運營服務商來講想說:
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產品,存在即合理,雖然都存在一些不和諧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全盤否定這個行業的存在價值。
那么如何去選擇網店代運營服務商呢?
首先要看一下這個公司的發展時間,選那些比較有經驗的,長期的市場作用,讓一些有實力的公司得以長久發展,他們往往能積累下有用的人才和技能,經驗豐富能讓整個合作更加默契。
不管那個行業,一個公司的發展都離不開誠信和實力;時間會給你答案;懂的人就懂了。
其次網店代運營服務商是提供的是服務,是基于好的銷售愿景下提供專業的服務。
大部分廠家在考察網店代運營商的時候會問一個問題,你們能給我們保證完成多少銷售額,這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幼稚問題。
做生意是有風險的,但是大部分人還是想把這個風險通通的甩給別人,吃虧的事讓別人去做好了,自己就拿錢就大吉大利嘍~ 很傻。沒有100%的成功,既然是生意就肯定有風險。
網店代運營的過程是服務與產品的深度結合過程,網店代運營服務商是提供的專業的店鋪操作服務,不要輕易試探給你服務的技術人員,這個我是替技術人員說句話,因為很多自作聰明的商家,會試探技術人員是否在為自己盡心盡力的工作,這種小動作最好不要有,以免傷了關系,得不償失。正所謂“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選擇,就抱定信心為了共同目標去做分別的努力吧。
其實京東代運營公司靠不靠譜還跟我們掌柜有關系,并不是我們找了京東代運營,就等于自己做了甩手掌柜,全盤交給京東代運營去做,這樣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好的結果(個人經驗),而往往能夠扶搖直上,在行業里做大的,是那些“有思想”的賣家掌柜,一切以市場為導向,市場不斷淘汰那些過時的,沒競爭力的產品,如果此時商家不作出改變,就很容易被市場淘汰,
選擇京東代運營的時候需要考慮下產品定位是否真的符合線上銷售或者你選擇的電商渠道。如果你的產品實在是沒有競爭力,比如用戶需求、價格、流行度等方面都沒有優勢,就算刷再多的單,開再多的直通車,其實也做不起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