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亞動態
更新時間:2019-03-22 13:40 來源:淘寶代運營 文章標簽:淘寶代運營
代運營為什么必“死”
糾結的行業很多,大多也不必死。代運營不同。美國代運營鼻祖靠代運營上市,后來股票一落千丈,結局是被收購,這是一個死亡的結局。
中國的電商代運營行業,是一個系統很復雜的行業。完成代運營的工作至少需要如下幾個環節,招商(和廠家或者品牌確定合作關系),平臺(和淘寶、京東等確定合作關系),運營團隊(和運營團隊確定合作),品牌定位,店鋪運作,設計,客服(接訂單),售后服務,回款等等。其中工作任務包括了廠家和品牌商應該承擔的內容,也包括很多平臺要做的事情,包括品牌營銷公司要做的事情,包括銷售公司要做的事情,甚至包括后端倉儲要做的事情。代運營公司本來做的是“保姆”的事情,但常常被賦予“教父”的角色,還會附加很多“合伙人”的使命。
這本來是一個很厚重的位置,蜜月期的代運營公司和品牌商通常也很甜蜜,廠家和品牌商需要迅速提升銷售量和品牌知名度,而發現代運營可以完整幫他們解決問題,自己可以做甩手掌柜。于是,品牌商常常和代運營說的是,你們好好干,我們是一定會分享給你們的,只要達成銷售額,什么都好說。代運營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實話實說,這種類型通常已經是3年以上的公司,創始團隊經歷了不少失敗案例的故事,他們會選擇“悲觀論調”,會告訴品牌商,過程艱難,結果難預料。一種是隱瞞事實,這種類型通常創立時間不長,需要客戶實現公司生存,他們會選擇“樂觀論調”,會告訴品牌商,沒有問題,過程他們可以控制,結果也會很好。
那么結果是什么呢?就一個品牌來說,很多僅僅只是一個商標,傳統生意做了一些年頭,積累了一些客戶或者店鋪,但品牌在電商屬于新面孔,完全沒有顧客認知,認為拿到產品開個網絡店鋪就可以有不錯的反響,這種預期下面,已經陷入經營陷阱之一。同時,經過5年的發展,天貓等平臺商已經選擇“關門策略”,對品牌商謹慎招商,嚴格考核,不少品牌商開始陷入平臺的經營陷阱。
最主要的導致代運營和品牌之間矛盾的還是成本問題。如果年初設定的目標是1000萬,那么50萬的團隊成本占比為5%,如果實際銷售是500萬,那么團隊成本就變成10%。物流成本只會增加。營銷成本占比在成熟的團隊也需要占比銷售額12到15%,有的類目甚至高達25%到30%。平臺傭金扣點不會少。再計算代運營的傭金,還不需要計算資金占用和貨品周轉隱形成本,不計算稅等成本,品牌商發現,即便做到50%的產品毛利率,也很難有凈利潤。那么50%的產品毛利率是否就一定確??梢凿N售出去呢,未必。這取決于團隊的專業度,還取決于競爭對手和市場變化。
所以,似乎高成本是確定的,而銷售額是不確定的。代運營就成了承擔責任的唯一公司。因為品牌公司很少反思自己的品牌,就像父母從內心不會認為自己孩子很丑一樣,物流公司你責怪也沒有用,給錢就發貨。你賴天貓,更沒有意義。所以,大部分品牌商認為代運營公司是罪魁禍首。
這也正是代運營和品牌公司迅速分手的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不在這里。是因為代運營的商業模式。
大部分代運營公司沒有自己的技術后臺,更沒有自己的店鋪,也沒有辦法形成自己的現金流。那么就是說,代運營公司沒有核心技術,沒有自己的現金流,沒有可以形成競爭壁壘的核心資源。那么,有人說,代運營有團隊啊,沒有錯,這是代運營去吸引顧客的核心談判籌碼。但是,團隊常常不穩定,代運營公司的創始人大部分都鍛煉出了很不錯的心量,我是說經歷了5年以上的,他們每天都要面對不斷的人員流動。代運營公司也缺乏真正能綁定團隊的核心資源,因為這個市場創業的門檻非常低,一個代運營的運營經理,只要拿到一個客戶,理論上就可以獨立創業。
所以,傳統代運營將“死亡”,我認為是必然。但不代表這個行業的消亡。重生模式已經在很多代運營公司里出現。
第一種重生,代運營公司轉型成為品牌代理或者自己創立品牌,這就變成了網絡品牌商,就是“自己開賣”。形成自主現金流以后,這類公司會有新的商業模式。
第二種重生,代運營公司轉型成為技術或者專項服務提供商。只專注技術,提供標準化服務,這是一個出路。
第三種重生,代運營公司轉型成為培訓機構和自媒體。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龔文祥、方雨、華南六少余小華他們。他們從前都不同程度扮演了代運營的創始人,龔文祥更是南方有名氣的代運營公司的創始人,后來成功轉型做自媒體,從一種服務形態轉化成為另一種服務形態。
第四種重生,代運營公司中規模比較大的會選擇上市或者被上市公司收購。這是一個和資本市場對接的出路,通過一種形式的“死亡”交換新的起航。
第五種重生,就是我下面要重點說到的“陪運營”模式。我認為,這種新模式將相對取代代運營模式,成為未來中國十年內電子商務服務的主流模式。
陪運營:后代運營時代
有調查機構調查了一批2009年創立代運營的公司創始人,這些公司經營了不下200家中國知名的品牌企業,幫助他們實現了電子商務化。也接受了不下5000家企業的電子商務化的咨詢和顧問。也提供了不下2000場次的電子商務培訓,該機構也訪問了中國一線的代運營公司的創始人和團隊。通過對這些樣本的分析對比和整理,我認為,后代運營時代已經到來,代運營的重生模式是“陪運營”。
所謂“陪運營”就是服務公司只提供品牌公司的團隊培養和資源整合工作。不再提供電子商務一站式解決方案。團隊的勞動關系歸屬于品牌商,服務公司只是作為品牌公司電子商務團隊的導師和陪練角色。
這種模式下,代運營的大部分弊端將被根除,品牌商將在團隊建設上大幅降低需要支付給代運營的服務費和傭金,而團隊將轉型成為一個和品牌商傳統產業團隊高度融合的團隊。不再是品牌商和代運營之間的長期“撕逼戰”,而是陪運營協助品牌商完成電子商務計劃的落地。
成本降低對品牌商來說是一個捷徑。
而對大量代運營公司來說,他們將突破現在的局限性,同時對于中國大量的三四線電子商務欠發達地區來說 ,這個商業模式的興起,將帶動區域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易亞電商 版權所有 魯ICP備10207421號-4